畅森案例:陈思奇律师代理保险合同一审、二审胜诉,帮助当事人获得理赔款

发布时间:2024/3/18 分类:畅森案例浏览:2590

关键词:告知义务、赔偿范围 、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

刘明(化名),系A公司的员工,于2020年6月以自己名义在A公司投保了七种保险并缴纳全部保险费。2020年10月,刘明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又进行多次化疗。刘明本次治疗所花的医疗费用为23.3万元(其中医保报销近10万元)。随后,刘明依据与A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义务,支付刘明重大疾病保险金。但是,A公司拒绝赔付,同时拒绝继续为刘明投保的A保险和C保险承保,并向刘明发出了停止连续投保的通知书。刘明多次与A公司协商无果,最终委托陈思奇律师起诉A公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办理经过】

为做好庭审应对,律师往往会尽量全面、扎实地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因此,陈律师在接受委托后,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与研究,对案件的来龙去脉、法律事实、潜在的争议焦点进行了多轮次的审视与脉络梳理。

1、广泛搜集与本案相关的类似案例。确定关键词后,围绕本市+本省范围,在案例库搜索近五年所有涉及保险合同及关键词的类似案例,通过详尽的对比,分析案件审理思路,锚定案件的几个突破点并整理相关证据。

2、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案件中涉及的主要争议观点,并对保险范围和赔偿责任等核心议题进行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找出支持我方立场的有利论据和可能的法律风险。本案中刘明是否存在隐瞒疾病事实应由保险公司承担举证责任,且我方提供门诊记录之后,仅凭门诊就医单,也无法证明刘明存在隐瞒病情的情况。

3、与委托人进行多次沟通,一方面确定案情细节,澄清模糊的地方,通过沟通详细了解,尽量对案件有一个细致的把握与了解。另一方面,在每次的沟通中,我们都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倾听委托人的想法和意见,随时解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疑虑。

4、寻找证据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采用换位思考、逆向思维的方法,为了应对庭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笔者还在事前就法官可能关注的焦点进行了演练,准备详实有力、逻辑严谨的代理意见,提交给法院。


【判决结果

一审法院判处A公司赔付刘明保险金,合计14万余元。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驳回起诉,维持原判。


【律师总结】

当保险事故不期而至,如何判断其是否在保险理赔范围,如何明晰责任的归属,以及如何精确计算理赔金额,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在合同的条款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逐步解开。在保险责任纠纷中,合同的细节与责任的划分,是保障我们权益的关键所在。

本案的核心焦点,是刘明是否存在先患病后投保的情形。笔者作为代理人,紧扣这一核心,精心构建逻辑思路,最终成功为当事人守护了其合法权益。

每个案件或许都有其独特性,但大体上相似的案例中,我们仍能捕捉到共性规律与思路特点。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分析与汇总整理,如同拼图般,这一过程不仅充实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增加了我们对行业的了解,逐步丰富了我们的办案经验库,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工作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1.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 在线客服

    QQ客服

  3. 在线咨询热线

    0429-7773338

Copyright © 辽宁畅森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3903号      辽公网安备21140302000221    东升网络传媒